艺术与传媒学院:大写的爱,添彩党旗红!
作者:刘颖春 卢梦青
编辑:曹志成
来源:艺术与传媒学院
浏览量:
时间:2022-04-10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面对困难,使命就是号角;紧要关头,初心就是方向。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艺术与传媒学院广大教职员工纷纷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广大党员干部更是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用感人的战“疫”故事,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爱心专车,载着一路感动
迎着夕阳的余晖,一辆爱心专车抵达泗洪南高速出口,辅导员刘颖春迅速下车,从小A同学父亲的手中接过药物。随后,车辆即刻返程。小A同学的爸爸甚至来不及说声谢谢,只能带着感激之情,目送爱心专车渐行渐远......
原来,小A同学随身携带的康复治疗药已用完,但因疫情防控要求,家长无法离开泗洪,无法进入宿迁市区,更无法将药物送达学校。学校领导得知消息后,本着以生为本和生命至上的原则,安排刘颖春老师帮助小A同学解决燃眉之急。
到校后,刘老师第一时间把药物交到小A同学手中。看着手中的药物,小A同学特别感动,连声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此时,夕阳的余晖洒满校园,刘老师匆匆离去的背影好似一条传递爱心和希望的红色飘带,飘逸于师生心间,幻化为宿院最美的一道风景。
暖心接力,“背”起特别通道
“小L,你扶好我的肩膀,注意别碰到脚......”最近几天,每个清晨都会有一名老师背着一名同学在朦胧熹微的晨光里,一起前往学校核酸检测点,这是辅导员叶大伟老师和一名脚部受伤的学生。由于社会面疫情形势严峻,学校安排近期每天均须全员核酸检测,但由于脚部受伤,从宿舍到核酸检测点这段路,对于小L来说变得漫长而艰难。
“别担心,我来!”这是辅导员叶大伟得知情况后的第一反应。走进宿舍楼,背上同学再送至核酸检测点,这成了叶老师每天的“规定”动作,他用肩膀为学生开辟了一条爱心通道。小L同学参加核酸检测的特殊方式,也引起了其他师生的关注。在叶老师有课的时候,陈虎书记、邵士德副院长等老师也纷纷前来帮忙,接过爱心“接力棒”,保证小L同学每天的出行需要与安全。
爱能相互感染,相互汇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场“小小”的行动中,宿管阿姨的亲切问候、细心照料,保安叔叔的“护航”,还有“大白”医护工作者的靠前检测,不同角色,同一目的,爱的接力闪耀的是一颗颗真诚之心,在这条春暖花开之路,凝聚着大家齐心抗“疫”的守望相助。
志愿服务,助力社区防疫
“谢谢您配合我们的采集工作,也请您做好自身防护…”这是陈冬玲老师参加社区核酸采集工作的日常问候。疫情之下,勇敢前行,陈老师第一时间当上了社区志愿者,在“疫”线冲锋,进行发放物资、底数摸排、给居家隔离人员做核酸采集等工作。她以实际行动,坚守一线,传递正能量。
“我是教师,更是一名党员,必须冲锋在前”,她肩负着“一位教师”“一位党员”“一位志愿者”“一位抗疫战士”的角色。从“三尺讲台”奔赴抗“疫”一线,用爱心和奉献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党旗更红更艳,春天繁花簇簇,抗疫的胜利就在眼前。让我们共克时艰、众志成城,用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勇毅的前进,携手奔向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