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瞄准新文科背景下应用语言学前沿
作者:姚笛 耿敬北 李慧
编辑:曹志成
来源:外国语学院
浏览量:
时间:2022-05-30
5月28日-29日,外国语学院举办“新文科背景下应用语言学前沿论坛”。
副校长潘志明表示,此次论坛是一场展望应用语言学前沿研究和最新进展的盛会,为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新文科背景下学院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对活跃学院学术气氛,推动学院学科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次论坛邀请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校长仲伟合、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徐锦芬教授、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赵文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吕洪灵教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方环海教授作为主旨演讲嘉宾。
仲伟合作主题为“新文科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创新发展”学术报告,从新文科概念提出的国内国际背景、外国语言学科发展的四大背景和七个原则、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等视角深入阐释了新文科概念和具体要求。
徐锦芬作主题为“外语教育研究前沿与动态分析”学术报告,立足外语教育研究国际前沿,从英语教育本质、新时代英语教育研究发展概况、英语教育研究方法、英语教育研究前沿主题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国际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和动态。
赵文书作主题为“外语教师的科研基础与选题”学术报告,从外语教师科研前期阅读积累、选题、摘要、文献综述、文献引用等细节给予老师科研指导,同时对研究思路、研究过程、论文结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张辉作主题为“国际认知语言学发展脉络与前言研究”学术报告,以认知语言学的“三个轴线”“三个层面”、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为脉络展开,提出信息技术时代认知语言学与多模态理论结合研究等前沿信息。
吕洪灵作主题为“文哲互通:苏格兰早期‘跨学科’式的文学概念与人文交流”学术报告,从跨学科的作家身份、跨学科的人文交流等多个视角阐明苏格兰早期文学与哲学互相渗透的跨学科发展特征。
方环海作主题为“中国形象的认知逻辑与早期西方汉语形象构建”学术报告,从《牛津英语词典》中的250个汉语词所反映的西方对中国形象认知研究出发,论证了早期西方对中国形象和汉语形象的构建。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世华、天津理工大学陈彧教授、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浦立昕、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孙建光,外国语学院全院教师和部分学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本次论坛。